车联网是全球汽车行业最热门的话题。随着数据传输能力的逐步增强,5G网络时代的即将到来,车联网将进入发展快车道,为新产品和服务带来无限可能。主机厂在发布各自前装车联方案;其他竞争者也纷纷进入市场,为用户提供各种后装的替代方案。不同方案的前景如何?如何快速制胜车联网市场?对于这些问题,罗兰贝格报告《车联网——基于移动应用程序的车载智能插件成为实现汽车互联的捷径》将一一进行解读。 现状与局限 车联网代表着未来的汽车产业。 不论是主机厂、各大IT巨头,还是供应商、设备制造商、通讯商等,甚至不少初创企业都在布局车联网,并将此作为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以期在“全方位车联网”到来之前成功抢占并引领市场。 主机厂是这一领域最早也是最大的参与者,但主机厂存在不少局限。 1、渗透率缓慢。 2、无法满足所有客户的需求。 3、较高的研发和IT成本抬高了终端售价。 互联捷径 由于主机厂的种种局限,基于移动应用程序的车载智能插件脱颖而出,成为目前颇具吸引力的一条互联捷径。 这一互联方案功能众多,安装(后装)便利,成本适中且远低于车机的价格,有利于迅速建立一个以智能手机集成和相关用例覆盖为基础的互联生态系统。 无论是B2C还是B2B,从客户的角度来看,所有相关用例都可用车载智能插件的方案来实现。综合来看,OBD车载智能插件的潜力可观,或颠覆汽车行业目前以主机厂商为中心的互联生态系统。行业内外的各大企业都已看到基于OBD的互联方案所具有的潜力。 后装的车载终端方案(如智能插件)将使得大量的存量汽车实现网联化。若想在短时间内赢得大量的存量汽车市场,就需使用智能插件等(廉价)改装方案。 以前装/后装互联方案在欧洲存量汽车中的渗透率为例:在2016/2017推出大众市场解决方案后,有望实现强劲增长,推动后装市场在2020年达到约9000万辆。相比而言,前装的渗透速度较慢,届时只能覆盖约7000万辆汽车。这两种技术合计将为约50%的欧洲存量汽车装配联网界面,为提供服务和网络效应创造广泛的用户基础。 致胜之道 对于所有竞争者而言,若要致胜车联网,都必须采用结构性的方法,快速占据OBD接口,利用网络效应加快用户群体的增长,将用户锁定在互联服务中,最终达到临界规模,建立自己的互联生态系统。 1、主机厂应赶在其他竞争对手锁定用户之前,将车载智能插件作为走捷径的补充方案。车载智能插件可助其迅速搭建一个在服务和用户群方面都十分全面的互联生态系统。 2、其他企业应集中精力通过合作来促进共享技术平台的发展,将其作为开放的行业标准,提高终端用户的使用黏性并创造一种可持续的锁定效应。
|